绪论 单元测试

1、判断题:

IMPACTED框架中的P是指环境污染。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2、判断题:

广义的生态文明,是从横向的文明结构视角来认识和理解的。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3、判断题:

狭义的生态文明,其核心特征是“建立在人的全面发展基础上的人、自然与社会的全面和谐”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4、判断题:

狭义的生态文明,是继“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全新的文明形态。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5、多选题:

有关IMPACTED框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选项:
A:C代表消费

B:T代表技术

C:E代表效率,即单位GDP的资源消耗或环境影响

D:M表示经济活动与自然条件的时空匹配

答案: 【C代表消费
;E代表效率,即单位GDP的资源消耗或环境影响
;M表示经济活动与自然条件的时空匹配

第一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导致复活节岛的文明衰落的原因,最准确的说法是:

选项:
A:造神运动
B:人口和经济超越了资源承载力
C:人口过多
D:部族争斗
答案: 【人口和经济超越了资源承载力

2、判断题:
环境承载力也称环境容量,指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排放污染物的阈值。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3、单选题:
关于承载力的特点,下面说法错误的有:

选项:
A:人类可以通过有效的管理与调控提高生态承载力水平
B:产品贸易的实质是承载力的重新配置
C:测算某一地区的承载力,最关键的是测算最小因子的承载力
D:生态承载力决定于一地区的环境资源状况,它是确定的和不可改变的
答案: 【生态承载力决定于一地区的环境资源状况,它是确定的和不可改变的

4、多选题:
关于生态经济的再生产,下面说法正确的有:
选项:
A:四种再生产过程,生态再生产是基础
B:环境不友好的技术与文化也凸显出精神再生产与生态再生产的矛盾
C:人口再生产和物质再生产反作用于生态再生产,精神再生产决定这种反作用的形式和深度
D:四种再生产关系的不协调,主要表现为物质再生产和人口再生产超越了生态再生产所能够承受的范围
答案: 【四种再生产过程,生态再生产是基础;环境不友好的技术与文化也凸显出精神再生产与生态再生产的矛盾;人口再生产和物质再生产反作用于生态再生产,精神再生产决定这种反作用的形式和深度;四种再生产关系的不协调,主要表现为物质再生产和人口再生产超越了生态再生产所能够承受的范围

5、单选题:
中国共产党在哪一次代表大会上决定将生态文明写入党章:
选项:
A:19
B:18
C: 17
D:16
答案: 【18

第二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关于纯粹的公共物品,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选项:
A:没有竞争性
B:容易遭受“搭便车”的困扰
C:容易产生“公地悲剧”
D:没有排他性
答案: 【容易产生“公地悲剧”

2、多选题:
在速度问题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项:
A:可持续发展问题,要比人们在一般经济决策中所考虑的时间长度大很多,也因此对待速度必须更为谨慎
B:指数贴现与指数增长一样,其后果经常会超出人类经验所能感知的范围
C:只要时间足够长,再小的速度也会积累产生爆炸性的后果
D:传统经济学是短期经济学,对速度通常不敏感
答案: 【可持续发展问题,要比人们在一般经济决策中所考虑的时间长度大很多,也因此对待速度必须更为谨慎;指数贴现与指数增长一样,其后果经常会超出人类经验所能感知的范围;只要时间足够长,再小的速度也会积累产生爆炸性的后果;传统经济学是短期经济学,对速度通常不敏感

3、多选题:
现实中的人是复杂的。表现为:
选项:
A: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B:人是一个社会的存在,他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C:人是一个历史的存在,他是不断发展中的
D:人的行为具有多目标性
答案: 【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是一个社会的存在,他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一个历史的存在,他是不断发展中的;人的行为具有多目标性

4、多选题:
经济学数学化的问题主要在于:
选项:
A:许多经济活动的数据可得性不够好
B:多数人数学基础的薄弱限制了经济学的传播和发展
C:关注事物可定量的方面往往会使人们忽略该事物的更具本质性的方面
D:经济活动和经济学是历史的,但数学的逻辑不同于历史的逻辑
答案: 【关注事物可定量的方面往往会使人们忽略该事物的更具本质性的方面;经济活动和经济学是历史的,但数学的逻辑不同于历史的逻辑

5、多选题:
机械自然观认为:
选项:
A:一个事物各部分的马赛克拼图并不等于该事物本身
B:自然是有机的、复杂的、非决定的、联系的、不可还原的和甚至是有一定神秘性的
C:高层次的复杂对象由较低层次的简单构件组装而成
D:这个世界的整体和部分之间是1+1=2的逻辑
答案: 【高层次的复杂对象由较低层次的简单构件组装而成;这个世界的整体和部分之间是1+1=2的逻辑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